最近的一些杂记


最近这一个多月非常忙,写了基金申请书,希望今年能够好运。另外,我领结婚证了,婚礼定在夏天。老婆是我的小学同学,我能够跟她结婚,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婚礼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可能不会有很多精力来更新博客了。下面是最近我的一些记录:

  • 我与人合作的论文,有关量子点中核磁场衰减问题的,投稿了快一年半,换了两杂志,终于发表了。虽然过程蛮折腾,结果还算不错,New J Phys也是一个主流的物理学专业刊物,业内比较认可。 http://t.cn/h13V9T
  • 我朋友李统藏在Nature Physics上发表了论文,祝贺他!Millikelvin cooling of an optically trapped microsphere in vacuum : Nature Physics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http://t.cn/htY3Vm
  • 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1997年做过核废料泄漏的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一次严重的单个反应堆泄漏,导致的结果是在500英里的区域内,立即死亡100人,最终导致的综合死亡人数,是13万8千人。 见这个文档的表格4.2。http://t.cn/htIwa0
  • 意大利物理学家转行写书:其实我最初的标题是带着“量子纠缠”的意思。粒子在不同的位置会出现纠缠的现象,互相呼应,这是个物理理论上的概念,但是我联想到了男女主人公,两人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了感应,命运交织在一起,就像量子纠缠一样 http://t.cn/htrg1B

记忆电阻与迷宫图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发明:记忆电阻(memristor)。这个元器件被认为是第四种基本的电子器件,排在电阻,电容和电感之后。这个器件最早是由加州伯克利大学蔡少棠(Leon O. Chua)预言了其存在性。在忆阻器中,磁通量(ΦB)受到累积的电荷(q)所影响,磁通量按电荷的改变率称之为“忆阻值”,物理上它的定义很简单 M(q)=\frac{d\Phi_B}{d q}. 这里可以与其他几种电子元件做一下对比: R(I) = \frac{dV}{dI}  L(I)=\frac{d \Phi_B}{dI}  \frac{1}{C(q)}= \frac{dV}{dq}.很容易得出,忆阻器的电压V是与电流I及忆阻值的积有关: V= M(q(t)) I.可见忆阻值具有电阻的单位,但其大小会随着电荷的积累而改变。蔡教授的预言直到2008年才被实验证实,惠普实验室的科学家真的制备出了忆阻器。

当时人们似乎并不清楚这个玩意有什么用,只知道它非常酷。当然,蔡教授也有一些初步的猜想,比如这个器件在神经网络中应该有一些应用。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用这个元器件可以非常迅速的来解迷宫图。解题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把忆阻器连接起来做成一个二维的阵列,其中有开关控制其连接与否。我们可以把迷宫的拓扑结构映射到忆阻器二维阵列上来。初始时所有的忆阻器都处于高电平,然后我们在起点和终点的忆阻器之间通上恒定的电压,经过很短的时间之后,系统就会稳定下来,这时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上所有的忆阻器都会跳到低电平上形成一个通路。实际上在稳定的过程中,系统的所有忆阻器都参与了计算,这是一个并行计算的过程。如果迷宫图有多个解,那么最短的路径就对应着电阻最小的解。更详细的说明,可以见Physics arXiv Blog

最后再说一点八卦。最近很火的虎妈蔡美儿(Amy Chua)就是蔡少棠的女儿。她写了一本《虎妈战歌》记录了自己教育女儿的严厉方式,引发了中美之间教育对比的热烈争议。她在书中声称这些严厉的规定都是她小时候父母曾经要求过她的。

一些有趣的研究进展


最近有人利用已有的数据研究了在宇宙诞生早期是否存在多个宇宙泡(bubble)碰撞的机制,他们的分析支持这个机制。换句话说,我们可能只是处于某个宇宙泡演化而来的宇宙中,而在这个宇宙之外还存在多重宇宙。详细的分析见下面这个博文:Observing the Multiverse

通过对一个年轻的中子星X射线的观测,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证据,支持中子星的内核很可能先出现中子配对,然后配对的中子对处于超流态。科学家通过对过去十年对一颗年轻的中子星Cassiopeia所发射的热X射线的观测,发现它的温度下降了4%,这比通常的冷却机制预言的要快得多。人们发现,如果考虑到内核形成超流态,就能比较好的解释实验数据。见下面的这篇说明

利用第三个离子作为中继天线,可以在相聚54微米的两个离子之间诱导出非常强的直接耦合作用。这个实验在量子信息处理中有诱人的应用。由于离子之间的间距变大了,对离子阱的制备工艺要求就降低了,所以有助于量子计算机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