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引、他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有了SCI,有了引用统计,评价一个研究者的工作就出现了所谓引用数,同时还有所谓自引、他引的区别。有些极端的人认为评价一个人的成绩时应该把自引去 掉,只看他引,我觉得这实在是走错的路。一个人的研究总是自成系统的,自己引用自己以前的论文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引可以反映出工作在学术界引起的关注程 度,但不能是评价一个人工作的主要标准。过于看中他引,实际上就像是完全依照民意投票率来指定总统竞选政策一样,没有了自身的风格。工作本身的质量才应该 是首要的,引用数之类的只能作为参考。

也许一般的规律都是工作越好,他人引用越多,但凡事总会有例外的。在科学中,真理并不总是在多数人手中的。因此类似于投票的同行引用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 人的工作重要性。多种原因会导致重要的工作被忽略,比如其作者并不在某个势力庞大的学术圈子之内,或者其学术观点与主流的观点相悖,等等。

因此我觉得,精准的自我评价对一个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夸大自己的成绩,也不由于没有根据的责难而自我贬低。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不要因为应者寥寥而轻易放弃进一步的研究,而应该不断深入的研究,同时广而告之,想方设法引起同行的注意,应对同行的责难。有了合适的自我评价,知道自己的工作那些是重要的,值得往下发展的,这样才可能做出成系统的有价值的工作。

Leave and go to Beijing


离校手续已经办理得差不多了,火车票也买好了,这周六我就会坐上北上的火车前往北京参加量子信息暑期学校。本来以为能够混到住宿补助,可以免费住宿,结果因为女士优先原则只能自己去找宾馆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便宜的宾馆。离校办手续也是出了点问题。我进入大学7年从未用过一次公费医疗卡,结果前些天刚刚注销了自己的公费医疗之后就发现自己开始牙痛了,实在忍不住只得去了校医院。医生说是智齿冠周炎,吊了3天吊针症状总算有所好转,以后说不定得拔牙。这种巧合实在是无法解释。

Entanglement surviving and Mechanical qubit


Quantum interference and evolution of entanglement in a system of three-level atoms in quant-ph/0606182, L. Derkacz and L. Jakobczyk from IFT of Uniwersytet Wroclawski consider the disentanglement of a pair of V-type atoms due to the spontaneous emission and 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principal transitions in this process. An interesting result they find is that some part of intial entanglement can survive in the limit of maximal interference. My comments: This resul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other two papers: quant-ph/0604020, quant-ph/0605033. In those papers, it was found that atoms can be entangled by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 called “dissipation induced entanglement effect“. In my opinion, all these three paper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Decoherence-free subspace theory.

Quantum electromechanics: qubits from buckling nanobars, in New J. Phys. 8 105. Sergey Savel’ev and Xuedong Hu and Franco Nori ” propose a mechanical qubit based on buckling nanobars”. “The fascinating prospect of observing quantum coherent phenomena in a macroscopic mechanical oscillator is a main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This work is interesting as it shows the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 mechanical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ors. “This would be an ironic turn of events, given that the first computers (by C Babbage) were mechanical.”

Recent papers in my eyes


I will begin to write entries about the recent interesting papers in the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fields. I plan to write brief summary for each paper, just as Coherence* does. I will use English in these entries for which is more popular among researchers. I apologize for the guests who are unfamillar with English and the jargons in quantum information. If the paper is very important, I will write an entry to discuss it in two language: English and Chinese. I must emphasise that these papers are only interesting for me, and the entries are based on personal opinions. If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My First Paper on quant-ph


在导师的首肯下,我折腾了一下午,终于成功往quant-ph上投了一篇论文。

A multi-atom and resonant interaction scheme for quantum state transfer and logical gates between two remote cavities via an optical fibre

Authors: Zhang-qi Yin and Fu-li Li

A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single-mode cavities spatially separated and connected by an optical fibre and multi two-level atoms trapped in the cavities is considered. If the atoms resonantly and collectively interact with the local cavity fields but there is no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oms, we show that an ideal quantum state transfer, and highly reliable quantum swap, entangling and controlled-Z gates can be deterministically realized between the distant cavities. We find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e-transfer, and swap, entangling and controlled-Z gates can be greatly speeded up as number of the atoms in the cavities increases. We also notice that the effects of spontaneous emission of atoms and photon leakage out of cavity on the quantum processes can also be greatly diminished in the multi-atom case.

论文的地址是:quant-ph/0606152,现在还没有公布,明天(20号)才能够从网上看到。这篇论文也就是我前些天提过的那篇投稿的论文。我新建了一个论文列表页面,列出了我所有完成的论文,到目前为止只有两篇。我会及时的更新这个页面的。

更新:现在已经可以从arxiv上看到这篇论文了。

放松了两天


前两天我去长安区的长宁宫休闲中心(原蒋介石行宫)改了两天试卷,实际上是放松休息了两天。

我们改的是部队里士兵提干的考试题,性质上类似于高考,题目可并不简单。改卷子时我们开玩笑说,这里面说不定会出几个将军的。试卷数并不多,所以批改卷子以外我们有许多时间休息。部队安排我们住在长宁宫的宾馆里面,条件不错。食宿都是部队给包了,此外还给我们每人5张娱乐票,可以用来在长宁宫里面娱乐。我玩过的项目包括乒乓球,保龄球,电子游戏射击等等。对了,我终于学会了荡秋千,以前我可不会单靠自己荡起来。晚上在宾馆的房间里看世界杯,也算是当一回伪球迷。这种机会确实难得,又能够放松休息,又能够赚钱。

改卷子的收入解决了我暑假去北京参加暑期学校的住宿费。而8月份南昌的量子光学会议我已经取消了行程,这个暑假我准备好好休息休息,为博士生活补充体力。

想做做Ising模型和量子控制


说起来很惭愧,我研一到研二曾经看过1年的有关Ising模型系统中的量子纠缠的文献,但却没有什么进展,不得已开始做腔QED。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献,与我正在做的工作有相当的联系,我很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开始做固态系统中的量子信息与计算。这段时间我很感兴趣的是量子系统在环境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已有的结果暗示量子系统在环境下的运动绝对不是平凡的,而是有很丰富的变化。比如处于特定子空间的量子态可能会被保护起来,不受环境影响;多个qubit与同一个环境相互作用很可能会由此而纠缠起来,甚至达到一个稳定的纠缠态;更加奇妙的是,如果环境受到控制,量子系统很可能会伴随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且在绝热极限下这个演化是幺正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来实现通用的量子计算,制备特定的量子态,控制量子系统沿着想要的路径演化,等等。我正在做的工作是基于腔QED系统的,看到今天的这篇文献后,我希望能够扩展到固态系统中去。很显然,固态系统的模型和方案更可能会变为实用的器件。

另外,我导师建议我可以尝试做做量子控制。通过控制环境来控制量子系统的演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量子控制过程。但是真正的量子控制是包含反馈的,我想这是个很值得做的方向,也许会成为量子机器工业的基础。不过我还没有时间看量子控制方面的论文,不知道自己能否钻下去。

今天还看到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的一个专访,感觉欧阳院士讲得很好。摘录一段给我启发很大的话:

“研究生要做原始创新的骨干人员,一个就是科学创新要做好系统集成,做个问题要做彻底,不要看到美国人作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你要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人家才会重视。”

看完之后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我导师在组会上也对我们说过,研究生发几篇论文其实也没有多大意思,关键是你做的研究能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也应该有意识的想想自己该如何开展研究,跟在别人的论文屁股后面修修补补是不可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研究的。我相信一点点的努力,独立的思考,有意识脱离别人的影响,我是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的。不过那将会是很多年后的事了,因为这个要求可比对博士生的要求高不少。

Paper submitted and Others


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工作已经整理成论文投了出去。这个工作的中文摘要如下:

本文考虑束缚在空间分离的两个光学腔中的原子团与腔场构成的相互作用系统,光学腔通过光纤连接。原子团中的原子都是二能级 原子,光学腔是单模的。原子团与光学腔共振相互作用,光学腔与光纤也是共振耦合,且只有一个光纤模与腔模合。在短光纤极限下,本文证明了在原子团之间可以 实现量子态的传输,量子交换门、纠缠门和控制Z门。我们实现这些量子逻辑门的时间与原子团数目的平根成反比。当原子的自发辐射相对独立时,实现量子逻辑门 过程中耗散的影响随着原子团中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论文比较长,写成预印本有22页,希望能顺利被接受。这个工作是我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第二个工作,而最初的想法是我想到的。这个工作主要是对一篇PRL的改进和推广,曾经在学术会议上做过张贴报告,拖到现在才完成并投稿,主要原因是我这个学期要写毕业论文。当然,它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但证明了我能够自己寻找课题做研究。为了完成这个工作,我也是花费了不少气力的。

我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第一个工作,到现在还只是个草稿,虽然这个工作也在那次会议上由我导师做过口头报告。按照导师的意思,要到下个学期我上博士之 后再来完成这个工作的论文撰写,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个工作需要尽快完成。我现在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属于量子计算方面的理论模型,这个领域的竞争实在太厉害了。 所以当我初步完成一个工作时,总希望能够尽快写成论文投稿。可有时候前一个工作刚刚结束,还没有来得及写论文,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加有价值的课题,于是前 者就给撂下了。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投稿的顺序与做工作的顺序根本不一致。

我同宿舍7年的同学告诉我,他最近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他是做班图与非线性的,已经在P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他把他最近做的一个工作展示给我看了看,是几个用Matlab做的动画,里面有非常漂亮的班图产生,演化,震荡过程。他告诉我这里用到的模型非常简单,用 数值法解非线性方程后得到图像,它可能代表着一种新的机理。如果能够给出解析解果,以及能够分析出背后的物理,这将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预祝他顺利完成这 个工作。我想这个工作非常适合于在会议上报告,只要把里面的这几个动画录像放到ppt中,就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大家的兴趣。我是很佩服他的。当年 本科毕业设计他就开始做班图,从头开始愣是闯出了一条路。他本来已经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录取口头通知,但由于不是他感兴趣的方向,最终决定继续留在 交大读博士,研究班图与非线性系统。他能够选择继续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我想他一定能够做出出色的成绩。

今天的好些个媒体都用大幅标题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完证世界级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按照丘成桐的说法:“……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顶’工作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按照新闻稿中的说法,他们的工作经过了5位哈佛数学教授3个月的审阅才发表的,我想应该可以保证他们证明的正确性。完成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就是在国内拿的博士学位。广州不是学术中心,据传被某些院士打压的朱教授照样做出了这样杰出的工作。我想这绝对是对专心做学术的人的一种激励,学术成果是不可能被打压的。我们这样的末学后辈从中能够得到不少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