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量子通讯卫星的感想


潘建伟院士领衔研发量子通讯卫星的重要性,不在于是否拿诺贝尔奖,而在于这会引爆量子信息技术这个领域,使之成为一个公众人人关心的话题,可能会吸引大批的资金进来,最终将量子信息科学变为一门工程学科,成为一个产业。做产业意味着你研究的东西可以变为产品,意味着你以后毕业后就业渠道更宽了,意味着你以后当老师忽悠学生来跟你学更有资本了。我们能够见证、参与一个学科从物理变为工程学,是很幸运的。

在我们AMO领域,一个重要的工程化的技术是原子钟,广泛的应用于GPS和通讯网络上。但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国内做这个技术的都在跟随国外的脚步。量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在其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一个已经成熟的技术产品,与做一个完全没有的新技术,显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类似量子通讯卫星这样一个全新的大系统工程,学物理的去做没有什么不好。实际上这也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对物理学的实验技术和探测手段的推进也是巨大的。

现在一个与我们物理学者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假设量子通讯卫星网络已经建成了。我们可以在万公里尺度上实现量子纠缠分配,那么这样一个庞大的量子网络能否帮助我们对物理学基本的定律进行更加精确的验证?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理论学者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争取提出可以在量子通讯卫星上做的实验方案,实现对类似量子引力或者其他基本物理问题的探索。

近期的一些学术微博


  • 清华物理系一个月内发了3篇science!!!清华物理系《科学》发文揭示拓扑诱导的磁性量子相变。第一作者为物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张金 松、常翠祖和汤沛 哲。该工作是由物理系王亚愚、薛其坤、段文晖、陈曦,物理所何珂、马旭村、王立莉以及清华校友、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刘朝星 http://t.cn/zTzLjC3
  • 张首晟:拓扑绝缘体有可能将信息社会带到更高层次 – 清华大学新闻网 – 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http://t.cn/zYF4NWG
  • 郑晓廷_百度百科: 郑晓廷,男,195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平邑归来庄金矿矿长兼党委书记、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山东临沂大学教授。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科研著作两部。 http://t.cn/zT7aDF6 http://t.cn/zT7o5rL http://t.cn/zT7o5rA
  • Can perpetually rotating objects called time crystals really exist? The idea is now being called into question, but experimentalists will forge ahead. 学术界继续对时间晶体的存在性进行争论,这是APS的报道。http://t.cn/zYdUD8z
  • 薛其坤等《科学》发文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清华大学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新闻 – 内容 http://t.cn/zYraC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