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媒体时代的科研活动


这个标题似乎是一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实际上是我对社会媒体在增进科研合作与交流中的个人体会。

100年前,两个科学家之间进行通讯,还得 通过信件,一封信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才能送达。十年前,电子邮件就已经普及了,大大简短了通讯时间。而与此同时,以个人博客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就更 加速了科学的交流与新思想的传播。记得当时我刚刚大四,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博客,开始订阅。很快我就找到了一批物理学博客定期阅读。从这些博客中我了解了许 多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科进展,培养了自己对学术的兴趣。受此启发,我自己也建立了一个博客开始记录学习心得。

虽然并没有太多的读者,可是 我坚持写,不断记录自己看到的最新有趣的科学发现。偶尔也整理一下学习心得。这可以算是我的个人媒体。我也参加了一个名为格致的群体博客,这是果壳网出来 前很有影响力的科普网站了。虽然在网站上留言的不多,可我偶尔还会收到同行的电子邮件反馈和交流,使我坚持写了下来。我自己也觉得通过写博客,语言表达能 力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我写论文的能力。另外,通过在博客上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也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了我,让我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理解更深刻。而这些介 绍文章稍微修改一下就是申请基金的文本,给我后来的基金申请也积累了很多素材。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自己的博客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圈 内很多人都知道我在写这么一个博客。也许是因为中文有关量子信息的博客很少,我坚持的时间又最长的缘故吧。我自己也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结识了不少同行,有一 些也成为了自己的合作者和很好的朋友。从我写下第一篇博文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的博客服务商被封禁已经几年了,缺少了很多来自大陆的读者,我的更新热情大 幅度降低,不过还是在继续更新。现在, 我用的更多的是微博,因为它分享最新的科技新闻更便捷。博客适宜撰写比较长的文章,最好是带有自己思考和体会的东 西。

最近的几条微博更新


新论文:1301.4139 Topologically-protected quantum memory interfacing atomic and superconducting qubits,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在超导qubit与拓扑保护qubit之间实现量子信息的转换。

登陆PRA网站,发现首页列出了2007年引用最多的十篇论文,其中我博士导师李福利教授的论文占据两篇,排名第五和第十。祝贺李老师!

呵呵,想不到有关时间晶体的报道最后还是发出来了。 看来nature看到围绕这个题目已经开始争吵起来,有料,所以又报道了。 这是一篇由专业物理学家写的评述文章,并非记者写的。这位Piers Coleman是凝聚态领域的大牛,PW Anderson的学生,发表过不少Nature和Science。他在这篇评述中对我们的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当然他也注意到一些争议,但只是一笔带过了。

祝贺Cirac和Zoller获得Wolf物理奖


祝贺Cirac和Zoller获得Wolf物理奖!"for ground break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quantum optics and the physics of quantum gases."http://dabacon.org/pontiff/?p=6862

这两位获奖者我都见过。我还跟Cirac一起吃过两次饭,我一个高中同学跟着他在做博士后。我的大学同学很多都跟着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做过研究。或者本人已经成为所在领域小有名气的学者。至少从八零后开始,中国人在物理领域是全面走进了核心圈。

八零后应该会有几位引领潮流的核心人物出现,不过还需要时间来积累成长。但这些引领潮流的工作能否在中国完成,我持悲观态度。跟我同龄的最厉害的几位理论物理学者都在美国工作呢。

实际上,如果我们这些留在国内做物理研究工作的人的成绩最终能够超过留在国外的同辈人,那么我们物理学界的中国梦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