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到


狗年到,祝各位狗年行大运,一天更比一天棒。我的本命年要到了,希望我能够有大的进步。去年我从各位的留言中学到了不少,受了很大的鼓励。希望在狗年中大家不要吝惜您的意见,多多留言,多给我的blog评论,我们一起进步。

高中同学来访


今天下午,我高中同学T来我家找我聊了一下午。

T现在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研,做的是凝聚态理论有关自旋系统的一些问题,包括量子信息。我们班高中毕业时有六个人选择了物理系,而且都进入了排名前 二十的大学的物理系读书。 现在我们大学毕业了,又有五人开始读研,且基本没有转行。现在想想,真是很不容易。我们有一个去了美国学生物物理,有一个去了香港念材料物理,留在内地大 学的我念量子信息,T学凝聚态理论,还有一位在北京理工的同学,我高中时的同桌在做软物质,颗粒物质。我跟T做的东西有些相近,所以今天下午我们交流了一 下午自己所做的东西,所关注的论文和研究。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我们一直在讨论,我都忘记了招待他喝点水,吃点水果什么的。他告诉了 我几篇很有意思的论文,我以前一直没有注意到。他也跟我讲了讲他正在考虑的问题,我也从自己所了解的文献中给了他几个建议。其实他关注的焦点与我的视角是 不同的。他还是更多的从经典凝聚态物理上考虑问题,而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实现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即使涉及到某些凝聚态理论的模型,也只是我的工具。

他身在北京确实比我接触的人更多更广一些。他告诉我他到清华读研后收获很大,他的路径积分就是跟着吴咏时老师学的。 佐治亚理工的尤力教授去年也在清华住了一年,跟他们组有合作交流。我能感觉到他对做物理研究很有激情。他告诉我他现在做得还不错,进展很顺利。他老板也很 好,他们平常几乎天天在一块讨论。下个学期他也要参加博士资格考试了,通过的话他将转为直博生,五年毕业。

知道这些,我很为他高兴。学物理 能坚持到现在, 确实不容易。我们都是准备在物理学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现在都开始了自己的物理学术研究生涯,个中的辛苦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当然快乐也是一样的。另外一方 面,也感到了压力。同学做得这么棒,我也不能落后了。我另外一位在香港大学读博士的高中同学已 经在PRL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我必须要更努力才不至于被他们 拉下太远,毕竟学术环境要差好多,而且就我感觉这些同学的智力上也比我要强一些。其实知道以前的老同学与自己做了同行也是很幸福的,因为每年过年回家时我 们总能聚在一起,聊聊近况,聊聊各自的专业,相互勉励来年在专业上做得更好。

Douban


今天在豆瓣上 申请了一个账户,发现这确实是 一个不错的网站,在上面找好书和好电影看很方便,而且看看里面的书评也是蛮有意思的。可惜我只有放假才有工夫找小说散文什么的看看。最近我在看余华的《兄 弟》和有名的科幻小说《沙丘》,以及科普《可怕的对称》和《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条途径》。这些都是很好的书,推荐给大家。

网络小说


我这篇日志纯属是自揭老底。我从上网开始就一直在看网络小说,直到如今,虽然看得不多,却从未间断。我了解到,我学物理的同学中有许多喜欢看网络小 说。在电脑上看网络小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发时间。我有许多作理论计算方向的同学,他们的研究工作经常需要利用电脑做长时间的计算。在等待计算结果时, 看看网络小说就是很常见的消遣。

我们有时聊聊最近最喜欢看的网络小说,发现大家的品位都差不多。爱看的就是那么几部小说。在我的印象中,最开始的网络小说大都文字比较通顺,情节很 新奇,作者更新也不是很快。那时实际上只是作者在满足自己的表现欲。但是自从商业文化侵入其中后,网络小说就“扩招”了,它的平均水准就大幅度下降,常常 出现找不到可看的小说的情况。这时只有依靠同学间的口碑了。

与十年前的大学生不同,从我们这代大学生开始,我们在网络上建立的自己的娱乐亚文化,我们共享着梦想,为时事而愤慨,这种激愤的情绪通过网络又被放 大,于是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底色染在了我们思想上。与此同时,许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网络结识,又聚集在一起。比如现在的理科学生,如果有什么题目做 不出来,会到论坛或者BBS上去询问。我们习惯了分享各种资讯,习惯了询问网上的大侠。

不管喜欢什么,爱幻想是我们青年人的共性,通过文字把幻想变成小说,就是许多人的选择。其实网络小说大部分是大学生无聊时做梦的产物。我们看网络小 说,也就是在看自己的梦,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想想很有意思,我们小时候看一样的动画片长大。现在成人了,却开始做一样的梦,看同一本网络小说。都说现在 的年轻人追求个性,也许我们的共性才是最明显的。看看现在哪些网络小说最受欢迎,也许就能够推测出我们这代的共性了。

At home at last


I arived at home yesterday at last, after almost one day and one night training. The most terrible thing in the world is going home by train in China during spring fesitavel time. My train was late for 6 hours when it arived at the station of my hometown. The reason is following numbers:

  • 3.6 million people went home by train yesterday in China.
  • Tens of hours strong snowing in Henan province yesterday.
  • Two main railways in China was out of runing because of snowing.

Luckily, my hometown is not snowing and not very cold. How fragile railways in China!

Vacation is the best time for new ideas


我明天就要坐上火车回家了。紧张工作了半年,是时候休息休息了。这两天没有事,我又开始胡思乱想了。确实,突然发现没有事情需要做是有点空虚。我其实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只是在家中的那种放松休息的氛围实在不适合工作。放假就是放假,再多工作也要留到放假后再完成。

放假休息其实并不是浪费了时间,在这段时间也许会有些新想法,新主意冒出来。新的主意常常是在人休息时,突然冒出来的。去年八月初在从家到学校的火车上,我就突然有了一个科幻小说的构思。等火车到站时我已经把这篇小说给想清楚了,然后我花了4天功夫把它写了出来。自娱自乐也罢,供同好欣赏也罢,反正这是我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故事,差不多有一万字。写完这篇小说后我又休息了一周多,看了几部电视剧。然后告诉自己不能这么放纵,于是我找到一篇论文,重复了他们的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可以做点改进。现在这篇基本上完成的论文就是这个改进的结果。这两件事都是在放假时完成的,所以我觉得假期真的是很能触发人的灵感。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迷,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写出科幻小说来。在专业上我也开始摸到门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方向。因此去年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重要,不论在我的业余爱好科幻上,还是在我的专业物理上我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总结一下,假期休息最重要,想在假期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可能不很容易,因为各种应酬可事情很多。但可以回忆一下前一段时间看过的文献,做过的研究。灵感来自休息放松之后活跃的思想。换个角度来思考已经考虑过的问题,重新再梳理以前看过的文献,可以让自己研究问题更加全面深入。此外下个学习我要准备写学位论文了,假期在脑海中把以前看过的文献总结一下,有利于写好学位论文。

不同一般的物理教科书


今天逛书店,发现有本教科书名叫《游戏设计物理学》,将的是如何应用物理学规律编写游戏代码,使之符合实际。书店的工作人员很有意思,这明明是一本有关编程的书,却放到了物理学教科书的书架上了。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物理教科书,教会编写游戏的程序员不要犯低级的物理学错误,使得游戏的可玩性下降。

今天从science网站上看到一本新书的评论,也很有趣。这本书的名字是《The Physics of Superheroes》。作者James Kakalios是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老师,他的专业是无定形半导体的特性。他在教授物理学时发现学生对课程很头疼。后来他出人意料的把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引入了家庭作业里,他发现这是一个教学的好办法。这本书就是在他的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的。 其实深究起来,这些超级英雄们的能力都不怎么符合物理学定律。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开始仔细分析那些符合,那些不符合,那么恭喜你,你不但是一个漫画迷,而且也开始成为物理学爱好者了。现在的学生很多都喜欢漫画书,同样是资深漫画迷的Kakalios教授也许就是看出了这点,才独出心裁的写了这本书。

Writing is not easy


最近我一直在写论文,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开始我先把自己做的结果放到一起,写成了初稿交给导师。导师看了之后,修改了一些文字上的错误,告诉我有许多表述不清楚,让我把推导过程写得更详细更有条理。这次我小心的修改了一遍,又让发表过英文论文的同学帮我修改了一次语法错误。再次交给导师后,又发现论文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充实,于是我又补写了一节,同时也充实了前言与结论。剩下的就是格式问题,比如插图的格式与美观。前后花了我差不多两周了,直到现在我快要放假回家论文才算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完成这篇论文的计算工作花了我两个多月,而为了把它给写出来我已经花了大半个月了。不过这些功夫也不会白费,以后我写论文就大体知道应该怎么行文组织,不会像这次这样这么草率了。我想以后应该在blog上多写点英文文章,增长点英文写作的功力,方便论文的写作。

系列日志暂停


关于量子信息的基本问题,我已经写了三篇介绍性的blog,主要集中讨论了与量子纠缠有关的话题。本来还想讲讲如何构造寻找可观测量来直接测量纠缠等问题,但是我感觉自己在这个上面没有做过具体的研究,并不知道水的深浅,贸然写,不过是人云亦云,没有什么意思。而且量子信息范围很广阔,我现在感兴趣的只是其中跟物理学紧密相关的部分,比如说量子纠缠态什么的。而其它比如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通讯,量子密码,量子克隆等我并不了解。此外量子信息领域还有许多信息科学的理论与知识,是我们学物理的不怎么了解的。我想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对这些内容有了具体的认识,最好是自己做过工作之后再继续这个系列日志。

马上就要放假回家了,在家里的日子会是比较轻松的,所以这个日志更新可能会比较慢。

黑洞克隆机


今天在预印本网站上看到这篇论文“Black Holes Are Almost Optimal Quantum Cloners”( quant-ph/0601065 )。这篇论文证明了黑洞可以克隆输入的量子态,完美反射的黑洞是理想的通用量子克隆机。我不懂黑洞,也不怎么了解量子克隆,不过感到这篇论文很有趣,如果我能够读懂这篇论文,也许我就清楚什么是黑洞,什么是量子克隆了。对了,这篇论文中的黑洞示意图是Penrose图,看来Penrose确实在广义相对论中有很大的影响。看来我寒假回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这篇论文,说不定能够弄懂,至少要把量子克隆给弄明白。

我草草的翻了翻这篇论文,似乎大部分涉及量子克隆,黑洞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介绍了一下。这样就好办多了,我可以不管黑洞是什么,先尝试搞清楚这篇论文是如何用黑洞完成量子克隆的。如果这个搞清楚了,再回过头来看看什么是黑洞也许就容易理解了。如果真的能够了解一点黑洞,也算是了了我多年的心愿。

update: 记录下几个疯狂的想法。一个是既然黑洞可以作为理想的量子克隆机,那么它是不是可以来做量子计算机呢?我记得霍金好像跟Preskill打过一个赌,赌信息进入黑洞之后是不是就完全消失了。最后霍金承认自己输了,然后给Preskill订了一年的《阁楼》杂志。我猜测黑洞是一个很理想的量子体系,我们现在研究的量子计算,量子信息过程是不是都可以利用黑洞来实现呢?如果理论上证明了它可以,怎么验证?通过天文学的办法找黑洞来观测它,还是通过人造微型黑洞验证?似乎都不可行。凝聚态物理好像可以利用电磁感应透明使得光变慢的办法来模拟黑洞,不知道是不是可行。研究黑洞的量子信息行为,让黑洞来做量子计算有什么意义?我说不上来,但是肯定很有趣,同时也超出了我目前的知识与能力范围。所以说,ideas are cheap,可是要实现它们就难了。别说实现了,就是判断这些点子哪些可行,哪些纯粹就是瞎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